发布时间:2017-10-25 11:19:55浏览次数:3419次
接插件出现故障之后主要导致的是电气断电,因此由接插件故障导致的电气瞬间断电,是需要检测的主要对象。由于在接插件插入连接的那一刻,会产生接触电阻,而测量的对象就是接触电阻的变化情况。
1、接触电阻的基本结构
接触电阻的基本结构如下:
(1)集中电阻(集束电阻、收缩电阻)。在接插件连通电气设备的一瞬间,电流导通,在电流通过接插件的接触面时,由于电流的集中或者是收缩导致接触表面形成电阻。
(2)膜层电阻(界面电阻)。由于接插件接触表面存在着绝缘外层,随着接插件的使用也会使得接触面夹杂污染物,上述两者导致接插件接触层形成的电阻称为膜层电阻。
(3)导体电阻。接插件金属本身的电阻成分。
2、电气接插件的连接方式
电气接插件的连接方式主要有三种,它们分别是点、线、面三种接触方式。这三种接触方式虽然接触面积有所不同,但接触后都会产生接触电阻。由此可知接触面积不是影响接触电阻的主要因素;而影响接触电阻的主要因素是接插件之间的接触压力,接触压力的大小决定着接触电阻的大小。而接触压力则是受到接插件使用中的冲击力、振动力、碰撞力等等因素的影响。当这些外部因素不变时,接触压力保持不变,此时的接触电阻是静态的。当受到外力影响时,即指接插件受到冲击振动力,接触压力有所改变,接触电阻阻值也相应变化,此时接触电阻是动态的。这种变化是受到外界因素影响而瞬间产生的,但是其影响程度却不能忽视,有时由于接触面积小可能突然导致击穿等现象的发生。
3、电气接插件的检测方法
电气接插件的检测方法主要有以下儿种:
(1)万用表检测法。这种方法是用万用表的欧姆档对接插件的有关电阻进行测量。这种监测方法很实用于工厂的现场维护,它对接插件的连通点测量标准是,其连通电阻值应小于0.5w,否则认为接插件接触不良;对接插件的断开点测量标准是,其断开电阻值应为无穷大,若断开电阻接近零,说明断开点有碰接现象。其具体方法是:首先将万用表置于"R x 10"档,两支表笔分别接接插件的同一根导线的两个端头,测得的电阻值应为零。若测得的电阻值不为零,说明该导线有断路故障或多股导线中大多数导线断开。其次将万用表置于“Rx10k”档,两支表笔分别接接插件的任意两个端头,可测量两个端的导线之间的绝缘情况。在检测过程中,万用表的指针都应指在无穷大位置上不动。如果发现某两个端头之间的电阻不是无穷大,则说明该两个端头之间的导线有局部短路性故障。
(2)示波器法。产品在投产之前会做一系列的动态应力环境的模拟实验,这个实验中要进行振动测试、冲击测试、碰撞测试等等。
采用带有存储记忆功能的示波器和电脑记录仪对接插件进行检测,测量时接插件所需接通电流为50mA以内,检测回路的电流最大为20mA。为了能够准确地测量出接插件在动态应力的环境下断电瞬间变化情况,就必须使检测回路中的高压电流击穿接插件电阻表面的绝缘膜和氧化膜。此时配用的电流限度为150mA以内,电压最大值不得超过10V。这些准备条件都满足之后,以时间为变量进行调节,通过示波器和电脑记录仪记录下不同时段的波形图表和数据,再同产品出厂规定值相比较,从而判断该产品的安全可靠性。
(3)脉冲检测法。在实验前保证电气接插件内直流电流为l10mA,然后通过恒定电流源的方法使得电气接插件的接触电阻突变,使其通过电流也为l OmA。此时用万用表对电气接插件两端进行电压测量,并进行记录,主要记录内容是保持恒定电压的时间。利用RS触发器给电气接插件进行高脉
冲输入,记录脉冲次数,和接触电阻电压变化时间及维持电压时间长度。对比接插件规定指数,来检测接插件的故障情况。
(本文资料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标题:电气接插件检测的原理与方法 地址:http://www.ljqhr.com/news/zhishi/1790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