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7-09-14 18:08:10浏览次数:1792次
1、首先一点,“柔”,柔性连接,安装便捷,可拆卸方便。
2、如今的板对板都是超低高度,以达到减薄机身厚度的目的,目前世界上最矮板对板连接器组合高度为0.6mm。最大限度地减少产品厚度达到连接的目的,这才有了市面上越来越多的超薄手机。
3、触点结构,具有超强的耐环境性,不只是柔,而且采用接触可靠性高的“坚固连接”
为提高插座和插头的组合力,通过在固定金属件部和触点部采用简易锁扣机构,在提高组合力的同时,使锁定时更具有插拔实感。同时有一些厂家提供双触点结构,提高接触可靠性。
4、引脚的间距也越来越窄,目前手机上主要以0.4mm pitch为主,现在松下,JAE等厂商已开发出0.35mm pitch,应该是行业迄今最窄间距的板对板连接器,0.35mm pitch目前主要用于苹果手机及国内高端机型,它的应用将会是近两年的大趋势,它具有体积最少,精密度最高,高性能等优点,但对贴片等配套工艺的要求更高,这是很多连接器厂商最需要克服的地方,否则良品率会很低。
5,为了满足在SMT制程的要求,整个产品的端子焊接区都严格要求有良好的共面度,通常业界的规范为共面度0.10mm(max),否则会导致与PCB焊接不良而影响产品的使用。
6、超窄型的板对板连接器对电镀工艺提出新的要求,在合高0.6mm,单个产品不足0.4 mm高度的产品上,怎么样保证产品镀金厚度及上锡效果不爬锡,成了连接器小型化最关键的问题,目前行业普遍的作法是通过激光将镀金层剥离来阻断上锡路径,从而解决不爬锡问题,但此技术有个缺点,就是剥金时,激光同样会损伤镀镍层,从而使铜暴露在空气下,从而腐蚀生锈。
7、现在还有一点不得不提的是,板对板连接器可以进行简易的机器电路设计的构造。通过在连接器底面设置绝缘壁,使PCB板走线和金属端子不进行接触即可在连接器底面部进行走线配线,为PCB板的小型化相当有益的。
8、同3年前的板对板连接器相比,现在的连接器是之前的二分之一甚至更小,所以在组装时,必须要对准导入角度后,再用力压下,从而避免产品因为错位压下后造成的产品损坏。
(本文资料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标题:窄间距板对板连接器之间的问题 地址:http://www.ljqhr.com/news/zhishi/177898.html